返回
|搜索
转发

深圳字字乾坤:用文字滋养生命,用真诚传承文化

2020-07-30 10:52

【姓名】崔成爱

【城市】山西太原

【职业】教师

【喜欢别人如何称呼】崔老师

【最喜欢的一句话】上善若水,润物不争。

【加入传习社的期望】学好汉字,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国学涉略】《道德经》《孝经》《千字文》

【我的学习态度】严谨治学 ,持之以恒。

今天,一个文化回归的大时代到来了,我们很清楚地看到新的教育导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

国学全面进入中小学课本,语文教学中,文言文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今年的高考作文题更印证了学生学习经典文化的重要。党政机关干部也在学国学,文化自信的时代真的来了。

所以,今天我们无法回避的就是我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回归,这也必然成为教育的主流。

文化是根,而文字是文化的根。用“字”教化孩子,用“字”讲最根本的道理,这是我们中国人最容易接受的教育。

《千字文》中一千个汉字所蕴含的知识很多,开篇讲宇宙初始,然后从天文、地理讲到人文、政治、经济、历史、伦理、自然、民俗等包罗万象,所以说《千字文》是一篇大百科全书。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如诗如画的字就是指的汉字。

课堂笔记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虽从事小学语文教学30多年,但当时对这句话的理解很肤浅,直到今年偶得机缘成为字字乾坤线上师训营12班的一名学员,聆听了蔡红铮老师讲授的《源解千字文》,才对这句话有了深刻的理解。

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汉字从造字到文化,由蔡老师娓娓道来,无不展示着华夏文明的博大、厚重与缜密。

走进蔡老师的《源解千字文》课堂,就像走进了浩瀚的文字王国,字字有新奇,句句皆学问。

真是“字字有据,句句含典”

课堂笔记

《千字文》三个月的学习,在感叹古人造字智慧的同时,最陶醉我的是每个汉字背后的文化,它们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

三个月的学习中,我先后试讲了“天、宇、洪、月、列、来、成、调、致、结”十个字,每个字的文化在讲解中都拨动着我的心弦,其中最撼动我的是“洪”字的文化。

水“惟其逆行,是以绝大”,意思是水不遵道,正为逆行,便会形成洪水。是讲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不遵纪守法的行为和语言,就如同洪水猛兽,是灾难、是祸害。

如果一个人无视规则,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还觉得无所谓,甚至嚣张,其实是非常无知,很可怜的。

所以我们要告诫自己,不要拿自己的浅薄来卖弄,也不要自以为是。“洪”字的文化让我们明白:一个人真正的修养是能够遵守规则,这样才能被人尊重。

古人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传道”是指教师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明白修身做人的道理和方法,帮助学生塑造高尚的精神和灵魂。

这样的人才能被社会认同,才懂得与人和睦相处,奋发向上,快乐生活,前途光明。所以说中国几千年文化的回归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回归。

学习《千字文》三个月的经历,再一个让我感受深的是我们传习社课程的设置,新课、复习课和试讲课有序地安排,有效地实现了课程内容的即时消化和输出,独特的教学理念,我真是受益匪浅。

十次的试讲经历,让我体会到分享是最 好的学习。

更让我难忘的是,这次学习让我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对自己高要求、爱学习的学长们,非常留恋与大家同行的这段日子,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无比的温暖与幸福。

在学习中分享,在分享中成长。

一位哲学家曾说:“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揺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

作为一名教师,从事的是“慢”的事业,容不得急功近利,拔苗助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任重而道远,为了继续深入学习《源解千字文》,我参加了字字乾坤线上师训营15班的复训学习。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跟随字字乾坤传习社的老师们,从各方面提升自己,用文字滋养自己的余生,用真诚去影响自己的学生及身边的亲朋好友,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汉字文化,在他们的心里播下真善美的种子,生根发芽。

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这条路上,做一颗闪亮的星星,绽放自己,点亮他人。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