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大学需要什么样的学生
2023-01-08 11:55随着申请人数的不断攀升,录取美国顶端大学的难度逐年增加。以至于有人戏称录取美本是“玄学”。其实美国大学的招生还是有其内在逻辑的。
从根本上来说,大学需要能给学校带来长期利益的学生。就是毕业后有所成就,对社会有贡献,能回馈学校的人。这些毕业生要么能提高学校的声望,要么给学校大量捐赠。学校有了名和利,可以投资更好的硬件,招聘更好的教授,从而能招到更优秀的学生。更优秀的学生又给学校带来更高的声誉和更多的捐赠。这样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学校能够长期生存和发展,学生也趋之若鹜。
那么怎么才能知道哪些学生毕业后能够成功呢?几乎所有大学的官网上都明明白白地写着 What we are looing for,而且每个大学都差不多,诸如intelligent, curiosity, creative, sympathetic, passionate…大学认为具备这些品质的学生毕业后更容易成功。
如果申请人能够展现并让招生官信服,他(她)具备了大学所期望的品质,那么被录取的机会很大。美国大学招生区别于其它国家大学的显著特点就是所谓的综合评估( holistic review),不光看学生的学术成绩,而是通过文书、推荐信、课外活动等来综合考察学生是不是他们要招收的对象。所以申请人除了保证有良好的学术成绩外,还要花时间和精力提升软实力。尤其是华裔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想要打造一个完美的人设(profile),获得招生官的青睐。
但是从今年早申的录取情况看,华裔学生录取并不理想。其实这几年美本录取越来越卷,大家都拼标试成绩、竞赛、公益、科研、社团。。。投入越来越大,学生疲惫不堪,投入产出严重不成比例。而且这些“打造”的活动,大部分都是为了申请而定制的,并不是学生的真实兴趣所在,或者有利于长期发展。然而,焦虑的家长被挟裹在这股洪流之中,别无选择,似乎不卷成这样,根本没希望进入美国顶端大学。

BUT, 也有例外。今年我有一个学生,早申被排名前十的杜克大学录取了。她的SAT成绩(裸考)刚刚达到杜克中间50%学生SAT分数的下限;没有考托福,没有任何AP科目。她的绝大部分活动都是校内活动,没有参加过任何校外的竞赛,没有参加过任何夏校,更没有什么科研。她也不是体育特招生,不是Legacy。要知道顶端大学ED录取的是什么人?大部分是特招运动员、Legacy、LGBTQ、菲裔拉美裔、特殊家庭背景的学生,最终留一点点名额给学校非常想要的,非录不可的学生。
那么这样一份看来并不出彩的申请材料,为什么能打动杜克招生官?请关注我们,期待下期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