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给家长:孩子运动怎么选?
2021-09-29 10:01新学期·新旅程
随着孩子的成长,很多家长开始考虑给孩子选择什么样的运动?是专项还是全能?怎样的运动能帮助孩子成长?
事实上,对小孩而言,过早的专项化,会让少年儿童的肌肉不平衡甚至出现脊柱侧弯之类的现象。
因此,从健康的角度出发,全面发展是必须的,身体上的全面均衡是训练的前提。

那么,对于孩子的训练,我们要怎么选择呢?
#01
运动多样化,不求最 好但要全面
对孩子最 好的运动,往往都是最原始的运动,比如:跑步、跳跃,每周带孩子做几次冲刺训练、跳远训练,也是除了跆拳道、高尔夫、篮球之类的特长训练外的完美补充。

#02
SAQ训练不可少
S速度(Speed)、A灵敏性(Agility)、Q快速反应、灵活性(quickness)
SAQ训练包括折返跑、绳梯训练、六角球反应练习、跳栏架等内容,是以神经反应训练为主,可以提高小孩的速度、力量,此外还可以提高身体直线、侧向和多方向移动灵活性,改善身体反应时间。这类训练的互动性强,无论是家长和孩子还是孩子与孩子间都能形成很好的交互感。

#03
适度力量训练
儿童不像成人,虽然不鼓励进行直接压迫脊柱的力量训练和极限力量训练,但也没必要推翻所有的力量训练,毕竟练力量不会让孩子长不高!
只要不强调最 大力量,不做极限力量训练,低负荷的力量训练:卧推、硬拉、弓步蹲起等对儿童来说都是非常好的选择,徒手或弹力带力量训练也是OK的。
适度的力量训练对儿童和青少年来说,不仅能提高骨密度,预防生长期的骨质疏松;还能有效降低儿童的体脂率,预防肥胖;更能增加儿童少年关节的稳定性,预防运动损伤。

#04
不同年龄段运动选择原则
● 0~3岁:大运动锻炼
运动选择以爬走跳为主。
● 3~6岁:身体控制和协调能力
在跑跳基础上进行延伸,提高孩子的体能和身体控制协调能力。比如扔球接球、踢球拍球、跳绳踢键子等还可以提高协调能力;连续跑或者走更长一段路可以提高体能。
● 6~12岁:运动多样化
小学前的大部分运动项目都是以玩为主,纯粹为了培养兴趣。
进入小学后,随着孩子肌肉骨骼发展完善,同时听从指令和专注力都进一步提高,这时可以开始进行真正意义上的运动项目了。

#05
注意事项
1.器械运动最 好在6岁以后,轮滑、滑板类器械运动不要过早让孩子进行,容易对脚踝等造成损伤。如果孩子运动能力天赋异禀,最早也要4岁开始。
2.6岁前不建议让孩子接触体育竞赛。竞赛容易让孩子产生焦虑,可能会过早地失去体育运动兴趣。更多地经历运动的正面体验和愉悦感更加有益孩子身心发展。
3.越早发展运动项目,并不能表明孩子今后就能掌握的越好。骨骼肌肉和视觉发展的不成熟,可能会阻碍孩子掌握某项运动,反而容易造成伤害,打击运动锻炼的积极性。

写在最 后:
对于发育成长期的小朋友,运动选择上应该要百花齐放,灵敏、反应、速度训练更符合他们的年龄,配合适量、有规律的力量训练能让整体训练更有效果。过早开始专项运动训练可能会对身体的全面发育留下或多或少的影响,培养良好正确的运动习惯是所有运动的基础。因此,体适能训练是专项训练的基石。对于早期运动选择上,体适能训练是最适合孩子的,也能培养孩子的运动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