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搜索
转发

中传只考文史哲 2020届艺考生该如何应对?

2019-09-23 16:36

导读:前不久,中国传媒大学在官方公众号上发布了《继续推进艺考改革 | 廖祥忠校长赴北大问道文史哲教育名家》一文。文中提到,2020年中传艺考文化课考试将由2019年的语数英、文史哲两类科目将调整为只有文史哲一个类别也就是说,从2020年起,艺考文化课考试只考文史哲科目,广大考生们一定要记住呦!

政策分析

作为全国知名的综合传媒类学府,中传艺考改革的时间与教育部新高考改革、“新文科”改革、“大语文”改革不谋而合,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风向标的指向意义:未来的名校”艺考“不再是”易考“,而是选拔具有高文化成绩、高人文素养、高艺术潜质的优秀综合性人才。

 未来名校艺考的定位将重点包含:

1、文化课是基础

虽然2020年中传初试取消了文化课的测试,但从这两年的趋势来看,文化课仍然非常重要,而且未来在艺考中的比重也会增加。首先是在艺考阶段, 很多名校的艺考面试和笔试中,均会考核文化课内容,比如中传电视编辑专业,面试中会根据学生文理科情况,考核很多文理科高中知识;北电影视技术系,笔试会考核学生的语文,数学,外语三科,而且题量大题目难;浙传所有专业的初试,均会考核语数英基础和综合常识内容。

其次是在录取阶段,文化课的要求逐年上升,而且比重也在逐年升高。中传、北师大等综合性名校编导戏文类、数字媒体类提档线起码要达到一本线(自招线);国戏戏文和国交专业,今年录取将文化课比例从40%提升至60%;即使是北电和中戏等专业类院校,也在逐年增加对学生文化课的要求。

2、文史哲是通识 

虽然文史哲的改革刚刚开始,但从去年的艺考来看,中传、北师大、北电、中戏等名校的全部或部分专业,已经加入了文史哲内容的考核,比如2019年艺考。

除中传外,2019年北师大/北电/中戏戏文专业初试均增加了大比例的文史哲内容,而结合教育部高考“大语文”和艺考“新文科”的改革,未来文史哲将是艺考的通识性科目,对文学/历史/哲学三门学科的基础理解和深度认知,将是考生在艺术能力之外必须要具备的素养,尤其是学科中与中国传统文化上的连接部分,更是需要特别关注的部分。

3、专业课是拔高

通过设置文化课和文史哲门槛,让基础较弱学生止步门外,集中力量选拔高文化基础和高艺术潜力的优秀艺术人才。

所以,艺术专业的全面考核将是决定学生名次和成绩的关键一环,名校精英化的培养机制,势必要通过面试、笔试等层层选拔择优录取来实现。

在今年的艺考中,中传设置了三种录取方式:专过文排(专业合格按文化课排名录取)、专过综排(专业合格按艺术➕文化排名录取)、文过专排(文化课达到提档线,按专业排名录取),结合不同专业的需求和人才特点,三种方式通过混合的模式,尽可能的去选拔和留住优秀人才。

录取通知书

4、身心健康是底线 

从2019年艺考来看,当代高中生的身心健康尤其心里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优秀的艺术创作一定是需要灵活的头脑,健康的身体、对社会生活的敏感体验,以及良好的沟通和合作能力的。所以,未来预计身心方面的考核也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关注。

文史哲热门问答

问:自2020年起,中传艺考文化课考试只考文史哲科目,有参考书吗?

答:当前,中国传媒大学正在延请文史哲名师名家,领衔编写出版优秀的文史哲通识教材。目前考生可参考去年的参考书。

(1) 文学

以高中所学语文知识为基础,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度拓展。侧重考查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代表性的诗文作品,注重考查考生的分析鉴赏和文字表达能力。无指定参考书目。

(2) 历史

以高中所学历史知识为基础,在深度和广度上适度拓展。注重考查考生在中国古代历史方面的核心素养。

参考书目:张帆著《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

(3) 哲学

注重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哲学主要流派、代表人物及其思想的理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的把握。

参考书目:冯友兰著《中国哲学简史》(涂又光或赵复三汉译本)。

根据2019年中传文史哲的考试内容,因为文史哲是刚开始考试,从考试内容来看考核水平并不难,客观题更重视常识性和贯通性,主观题则注重学生综合分析和延展能力。预计来年,试题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将提高难度。

问:2020年起中传艺考改革,还收理科生吗?

答:中传艺考改革,不影响招生类别,文理科兼收。

问:理科生考文史哲是不是很吃亏?

答:不一定。

对于理科生同学来讲,乍一看可能会产生为难情绪,觉得文史哲对自己简直是”天方夜谭“,其实这是一种信息上的误解——只从字面意义上来理解考试。

如果从去年的考试内容来看,文史哲中”文“的部分更偏向于中国古代文学,比如古典诗词,是高中语文的基础知识,而且也是很多名校艺考中的**内容,并非文科生专属;历史部分重点涉及到的是中国古代史中重要的事件人物和历史意义,应该说是文化常识而非历史专业内容;哲学部分更多涉及的是中国古代的主要哲学流派和思想,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

所以从这个层面来讲,“文史哲“更偏向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考核,而文化是不分文理,对所有艺考生来讲,都是必备基础常识,是必须要了解和学习的。

而且,学校在的宣传中多次用到了“文史哲通识”这个词,“通识”强调“非专门性、普及性”,其意义即在于强调对知识框架的搭建和知识内容的总体把控,不可能涉及专业性过强的艰深内容。

一些理科生可能对文史哲考试存在畏难情绪,那么请务必巩固一些历史和哲学方面的基础史实知识。

问:文史哲初试该如何准备?

答:在一般的高中语文课堂上就能获得相当数量的文化常识积累——涵盖文学、哲学和历史三个方面。而文学素养是所有门类的艺术工作者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无论你专攻音乐、摄影、绘画这样的纯粹艺术,还是影视、戏剧、游戏、动画这样的综合艺术,一定的文化涵养都是必需品。所以,建议所有在校学生不要小看高中语文教育,认真上好语文课。当然还有历史课,尽己所能积累一些基础史实知识。

温馨提醒

随着艺考改革的深入,各大艺术院校对于艺考生的文化成绩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艺考生们在提升专业能力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忽视文化成绩的提高!加油!

首页1
我的
电话
在线666咨询
正规学校正规学校助学补贴助学补贴优质服务优质服务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