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能补贴 |《保育师》职业补贴标准发布
2022-04-14 14:09近日,《人力资源社会**部办公厅关于颁布网约配送员等18个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人社厅发〔2021〕92号)。其中,对“保育师”的国家职业标准正式发布,并增加了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两个职业技能等级。

“保育员”正式变更为“保育师”
本次文件将“保育员”职业名称变更为“保育师”,增加了二级/技师和一级/高级技师两个职业技能等级。保育师职业定义为:在托育机构及其他保育场所中,从事婴幼儿生活照料、安全看护、营养喂养和早期发展工作的人员。
从职业守则来看,新的保育师要求已经去掉了“为人师表”一句,更加明确了保育师是服务型的职业,托育是服务而不是教育。

在婴幼儿生理、心理知识要求中,保育师的要求去掉了“卫生保健和教育学相关知识”,卫生保健则划分到了“婴幼儿常见病和传染病知识”这一板块要求中。同时,标准新增了婴幼儿喂养相关的知识要求,并明确了保育师需要具备一定的婴幼儿急救常识。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环境的知识要求,文件提出保育师更注重婴幼儿生活、成长的环境创设能力,此前保育员还是基于学前教育进行环境创设,所以此项文件是更加明确了保育师的工作场所属性,更能满足托育相关工作的需求。

随着保育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发布,结束了托育行业从业人员没有专门职业标准的处境。从此以后,托育机构的工作人员有了正式的职业称呼--保育师,有了国家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

保育师简介——
●就业前景: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保育师严重短缺,因此,保育师的发展是非常理想的。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保育员,保育员培训是必不可少的。教委也出台相应政策,对保育师的岗位资格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没有取得保育师岗位资格证的工作人员将不能从事保育工作。保育师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主要负责幼儿的安全和生活,但随着幼儿园的增加和教委的检查,好多幼儿园禁止无证上岗。
●就业范围:
幼儿园、托儿所、早教中心、家政服务公司、社区服务中心、幼儿教育机构等。
●培训内容:
保育师主要学习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实操两门课程。
理论知识内容:保育员职业道德,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和理解,婴幼儿生理卫生,心理发展,情感发展,幼儿个性发展,婴幼儿疾病预防。相关的法律和法规知识。
保育师技能知识:幼儿园的清洁和消毒,幼儿的生活管理,配合教师进行室内外教育活动,幼儿园幼儿的安全工作。
●培训师资:
由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保育师”专家组成员以及各大妇幼保健医院及幼儿园的相关专家授课辅导。
●颁发证书:
《保育师》职业技能等级证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是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关于进一步规范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样式及有关工作的通知》(人社鉴发[2021]1号)要求印制并发放。具体样式见图。

2022年保育师的考试将根据人社部门备案的第三方等级评价机构的相关鉴定安排为准,鉴定考核及格后,颁发保育师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同样会上传至技能人才评价证书全国联网查询平台。
●考试形式:
考试分为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两大科目,采用线下纸质考试+实操方式进行;理论考试、实操考试、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申报条件: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五级/初级工:
(1)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1 年(含)以上。
(2)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四级/中级工:
(1)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 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4 年(含)以上。
(2)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6 年(含)以上。
(3)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 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 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可申报三级/高级工:
(1)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 5 年(含)以上。
(2)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
(3)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
